
當耳朵感覺到聽力下降時,醫生或聽力師通常需要藉助聽力測試來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聽力問題。
您知道為什麼要進行這些複雜的聽力測試嗎?聽力檢查都有哪些?查得什麼?
聽力檢查測試項目
聽力測試的項目主要分為:
行為或主觀聽力檢查
(Behavioral or Subjective Hearing Tests)
生理或客觀性聽力檢查
(Physiologic or Objective Hearing Tests)
測試過程中,醫師或聽力師可通過
病史詢問、
耳鏡檢查、
初步診斷等方法。大致了解聽損者的情況,並進行所需的
主觀及
客觀聽力測試,以進一步了解患者的聽力損失。
常見主觀聽力檢查方法
主觀聽力檢查是聽力測試項目中較為重要的一項測試。主觀聽力測試主要包括
純音聽力檢查和
言語聽力檢查等。
純音聽力檢查
(Pure Tone Audiometry)
純音聽力檢查是判斷
聽力損失程度及性質的有效工具。該檢查不僅操作簡單,還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受試者的聽力狀況。
語音聽力檢查
(Speech Audiometry)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否聽懂或辨識言語,是判斷聽力功能狀態的主要指標。
測試受測者能否辨識言語,是對人類聽力功能的重要檢查項目。
某些特殊情況下,語音聽力檢查和純音聽力檢查結果會不一致。例如,病人的純音聽力結果很好,但言語聽力檢查結果卻很差。
因此,用言語信號作為聲刺激來檢查受試者的
覺察和
識別能力,是聽力學檢查及助聽器選配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測試。
常見客觀聽力檢查方法
當主觀聽力測試結果不足以呈現病變部位,或因患者無法積極配合聽力師完成主觀測試時,通常可以藉助客觀聽力測試做進一步診斷。
常見的客觀聽力檢查方法包括:
中耳聽阻聽力檢查、
OAE耳聲傳射檢查、
ABR腦幹聽性反應檢查等。
中耳聽阻聽力檢查
(Impedance Audiometry)
中耳聽阻聽力檢查是客觀測聽方法之一,主要意義在於
檢查中耳功能狀態,確定聽力障礙的發生部位。
它是利用低頻純音導入受試耳外耳道,引起鼓膜、聽骨鏈、卵圓窗、鼓室腔、咽鼓管以及中耳肌肉等結構的振動或變化。由於這些器官、組織的彈性、質量和摩擦力的不同,所探測並顯示的聲級大小也有不同改變。
它不是測定人耳的聽閾,而是測量人耳中耳聲阻抗的變化,這種變化記錄後為分析中耳病變提供客觀的依據。不僅可以用來區分中耳病變的不同部位,而且可
輔助對聽覺神經、腦幹及面神經麻痹病變作定位診斷。特別
適合於嬰幼兒及不合作的受檢者,甚至於昏迷病人。
這種檢查方法不需要隔音設備,儀器
靈敏度較高,操作簡便,結果客觀,有較高的準確性。已經成為臨床測聽的常規檢查方法之一。
耳聲傳射檢查
(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
耳聲傳射檢查主要用於
檢查內耳外毛細胞是否工作正常。是一種產生於耳蝸,經聽小骨鏈及鼓膜傳導進入外耳道的音頻能量。
正常生理狀態下,當聲音進入內耳被轉換為生物電信號時,耳聲傳射檢查儀可在外耳道記錄到一種特異的波形,此為正常生理狀態下的耳聲發射。然而,若外毛細胞出現病變,則無法記錄到這一耳聲發射值。
耳聲傳射在聽力正常人耳出現率達100%,反應閾與聽閾值接近,臨床上多用於嬰幼兒聽力篩檢及耳蝸聽損與蝸後病變的鑑別診斷。
腦幹聽性反應檢查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人體的感覺活動和運動都是由生物電伴隨的。正常情況下,當聲信號在內耳轉變為(生物)電信號時,需要經過腦幹將神經衝動傳遞到中樞。藉助腦幹誘發電位測試,可進一步判斷受試者是否因發生了聽性反應而產生了電信號,從而進一步判斷患者的聽力損失情況。
睿聲助聽器門市皆配有專業聽力檢測儀器,歡迎預約免費聽力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