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聽力小百科
  • 選配助聽前請看!助聽器選配指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選配助聽前請看!助聽器選配指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2022-03-11 | 聽力小百科

助聽器在門市買與網路買有什麼差別?

助聽器屬於高科技的產品,就像微電腦與高級音響的結合,調整時需要花費較多心力。

不像普通的音響設備,是直接放原有的聲音,助聽器則是釋放周圍突如其來的聲音,所以音響聽起來的聲音跟助聽器差異很大。

聽覺是非常主觀的,需要個別化的去做調整。網路在需求個別化調整相對薄弱

售後服務的差異

我們每天所戴的助聽器,可能會因為汗水、空氣中的水份影響而受損。

若您在門市購買,門市人員能幫您的助聽器進行檢測、清潔、保養與維修售後服務有做好,便能延長助聽器的壽命。

反之,若您在網路購買,由於網路沒有門店,便無法做售後服務。

助聽器怎麼選?

隨著科技的進步,助聽器的外型越來越精緻。在選配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人們詢問說:

「有沒有那種最小、最隱蔽,最好是完全看不見能藏在耳朵裡的助聽器?」。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這樣的迷你型助聽器是否適合每個人呢?

這就要視使用者本身聽力損失的程度、耳道的大小、手的操作靈活度而定。

因此選配助聽器時,聽力師或選配師會依照使用者的聽力程度與需求提供專業的建議,不完全能依個人喜好而決定。而助聽器外型的選擇,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耳掛型
BTE, behind the ear


 
耳掛型助聽器配戴在耳背上。助聽器前端的耳勾(Earhook)透過軟管與訂製耳模或耳塞,將聲音傳入使用者的耳道內。

耳掛型助聽器能提供較大的音量輸出,因此適用聽力損失範圍較廣,可適用於輕度到極重度聽力損失

因為耳掛型助聽器內部空間較大,所以可以放入較多特殊功能,包括電話線圈(T-Coil)、方向性麥克風以及直接音源輸入功能(DAI),對於聽損的小朋友來說,是使用調頻教學輔具的一項重要功能。


優點還有:

 
  • 能提供較強的輸出音量,所以適合聽力損失程度較嚴重的聽損患者。
  • 機器及零件體積較大,使用者配戴與操作較容易(如更換電池或調整音量)。
  • 助聽器的麥克風和喇叭距離較遠,較不容易出現反饋音
  • 具備較多特殊功能如方向性麥克風,電話線圈(T-Coil),音源直接輸入功能(DAI)等。

另外由於兒童的耳道還在成長尚未定型,不建議使用耳內型助聽器,通常建議使用耳掛型助聽器

另外因慢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內流膿,容易造成耳內型助聽器損壞,也會建議配戴耳掛式的。

耳道接受器型
RIC, Receiver in the canal


 
近年較流行的耳道接受器型,迷你的外型設計,把喇叭即接收器(receiver)與助聽器透過電線連接直接放在耳道裡

優點是不僅耳掛型助聽器的外型可以縮小變得迷你針對不同的程度的聽損,可以選擇不同輸出強度的喇叭,所以可以適用輕度到極重度聽損者使用。

聽力較輕的聽損者也可以使用開放式耳塞,即可享受不悶塞較自然的音質。

重度聽損者可以使用封閉式耳塞或訂製型耳殼,一樣可以享受迷你耳掛型助聽器的優點。

耳內型
ITE, in the ear


 
耳內型助聽器外殼是依照使用者的耳道形狀取耳型量身訂製的,配戴在耳殼及耳道外側部份。外觀上看起來比耳掛式的不明顯許多。

除了外觀上的優勢外,它的喇叭由於放置在耳道內較接近耳膜,所以音量不需開到很高就可以達到使用者的需求音量

但對比耳掛型的缺點是內部空間較小,能放置的喇叭較小,輸出功率有限不適合重度及極重度聽損者

另外老人家若手的觸感較不好也會覺得操作不便。但基於外觀的考量,使用者的接受度還是滿高的。

耳道型
ITC, in the canal


 
耳道型外觀上又比耳內型來得更小,配戴在耳道的軟骨部份。

美觀上較耳內型隱蔽,但音量輸出及操作便利性方面的限制又多了一些

深耳道型
CIC, completely in the canal


 
它配戴在耳道的深部。正面完全看不見,外觀上只有一條透明的拉線露在耳道外方便取出。

當然深耳道型最大好處是美觀。除此之外,它還有其他優點,包括:由於配戴較深入耳道,在高頻有較高的放大率、外耳道的阻塞效應較小、不易被耳垢所阻塞保留較佳的聲音定位能力等。

但是它的缺點是因為體積較小,所以沒辦法放置較大的喇叭,所以較不適合重度聽力損失者使用。另外也由於體積較小,對於年紀較大的長輩,操作上會有困難

以上的五種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助聽器種類。

另外還有少數外型包含:

口袋型助聽器

但由於體積較大、笨重,除了少數經濟狀況較差的患者外,已經十分少見。

骨傳導式助聽器

以振盪器震動頭骨傳導至內耳,外型有眼鏡型或髮箍型的設計,適合傳導型聽障或耳道閉鎖患者(小耳症)使用。

從以上的簡介可以讓我們了解各種不同型式助聽器的優、缺點及適應症。但是要如何選擇,這是助聽器使用者在選配過程中與專業選配師討論後決定。

提醒聽損的朋友不要以美觀做單一考量因素,畢竟助聽器驗配後的成效及後續的操作便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助聽器選配流程

STEP 1.個案來訪



個案與睿聲助聽器門市預約到訪時間,若是年長者建議可以與一起生活的家人或照護者同行,以了解個案生活起居狀況。

STEP 2.聽力諮商及檢測



聽力中心專業選配師與個案及家屬諮商,了解個案的聽力病史及選配助聽器動機,並了解個案家屬支持度,尋求合理期望值,再進行詳細地聽力評估檢查。

標準的聽力評估檢查包含:
  • 耳鏡檢查
  • 純音聽力檢查-氣導、骨導、最舒適閾值(MCL)、不舒適閾值(UCL)
  • 語音聽力檢查-語音知覺閾值(SRT)或語詞辨識率(WDS)。

STEP 3.助聽器試聽及選配



依照病患聽力檢查報告,透過聽力諮商了解病患生活及工作需求,建議適用的助聽器機款及外型,並經過調配後試聽。

考量因素 : 

  • 聽力損失程度高低頻落差(輸出量及頻道)
  • 生活及工作需求(噪音處理)
  • 電話及電視需求(無線通訊功能及配件)
  • 外觀需求(美觀及使用者操作能力)
  • 特殊需求(單側聽損、充電型、耳鳴…等)
  • 購買預算補助相關

試聽的過程需讓使用者在安靜及不同的吵雜環境下體驗助聽器。

STEP 4.下訂及取模

經過試聽後,個案決定訂購,填寫訂購合約書並預約交貨時間。

依照使用者訂購助聽器的外型,透過專業訓練的選配師,採用德國進口耳型材料,量取病患的耳型。

並將耳型偕同訂單送至原廠,製作專用的訂製型助聽器或耳掛型助聽器耳模。

取耳模流程:

STEP 5.交貨及操作教學



正常訂單自交貨約一週左右,專業人員交貨時會依照病患聽力檢測報告,選擇適合的調配公式初調助聽器。

再依照客戶配戴後的反應進行微調,經過真耳分析儀或聲場測試驗證助聽器配戴效益後完成交貨。

操作教學:

  • 提供使用者或照護者助聽器配戴及取下操作說明及練習。
  • 音量及程式切換功能操作說明及練習。
  • 電池更換或充電方式說明
  • 助聽器基本清潔保養說明

STEP 6.追蹤及售後服務

助聽器配戴後之適應及聽能復健是非常重要的,許多聽損者已在小聲或無聲的環境中許久,剛戴上助聽器時難免會不適應,或覺得無效。

當然助聽器絕非新的耳朵,經過放大過的聲音也可能和以前聽的聲音不一樣。

幸虧人類的大腦是有可塑性的,但是需要經過一段適應期。慢慢地習慣後就可以聽得到甚至聽得懂想聽的聲音了。

一般初次選配助聽器的使用者適應期大約3至6個月年長者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

所以身邊的家人也要多鼓勵使用者,如果剛戴覺得沒效,不要太早放棄或不戴,再給自己一個機會。 

建議初次助聽器使用者可依照下列時間表定期預約回訪聽力中心。


定期保養

  • 助聽器是精密的電子零件所組成的設備,每天配戴在身上一定要定期的保養,才能確保使用的壽命。 
  • 睿聲助聽器門市具備完整的助聽器保養設備,提供使用者免費助聽器保養服務
  • 台灣屬於較潮濕的海島型氣候,建議至少每3~6個月可預約至門市免費保養助聽器

產品保固期

助聽器產品依照品牌及型號不同,提供一至二年的產品保固期。

保固期內正常使用產品的故障可免費維修,助聽器零件常見的故障大多是潮濕造成的零件鏽蝕所造成,因為每日自我的基本清潔保養,並定期至門市內部零件保養都可以大大降低產品的故障率。


若周遭長輩有聽力問題,歡迎洽詢睿聲助聽器全國門市


  
TOP